中国糖果网 - 糖果行业门户网站 !

商业资讯: 国内新闻 | 国外新闻 | 质量信息 | 会展信息 | 培训信息 | 企业动态 | 交易行情 | 产业政策 | 国内有关标准 | 国外有关标准

你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商业资讯 > 交易行情 > 【丝路话语】“糖果刺客”刺伤的不只是消费者
K.biz | 商业搜索

【丝路话语】“糖果刺客”刺伤的不只是消费者

信息来源:tangguo.biz   时间: 2023-07-17  浏览次数:4

转自:每日甘肃网-丝路话语

陈广江

2月4日,话题“女子遇糖果刺客6块糖卖466元”登上热搜。据报道,2月2日,蒋女士带着儿子去重庆瓷器口逛街路过一家糖果店,品尝后选了4块牛乳派让店家称重算钱,店家却表示先切再算,并建议蒋女士再选一块,可以送一块。店家切完后称重,6块糖总价居然高达466块钱。店家回应称,产品所用的原料很好,且景区门店租金高,所以成本较高,售价128元/斤,明码标价,顾客如果对价格有异议,少要一点也没关系。(2月5日光明网)

6块糖卖466元究竟贵不贵?答案并不能一概而论。只要商家真正做到明码标价、童叟无欺,让消费者根据真实意愿购买,一般来说无所谓贵不贵。“6块糖466元”事件之所以被指为“糖果刺客”,恰恰是因为商家在经营过程中存在不光彩、不地道的欺客宰客行为。

从蒋女士的描述看,涉事店家先是玩了“斤两游戏”,糖果的实际售价128元/斤,而标价12.8元/50克,计价单位从人们熟知的“斤”(500克)变成了“两”(50克),给人以“不算贵”的错觉,同时商家有意无意地用试吃盘遮住了标价牌上的“50克”;其后,商家又使出了曾经饱受诟病的“切糕套路”——先切再称、不买不行,被迫无奈的消费者只能乖乖掏腰包;最后,若消费者有异议,商家则以“明码标价”“成本较高”“少要一点”等为借口脱身。

商家在诚信经营这一底线问题上耍小聪明、搞小动作,把生意做成“一锤子买卖”,是非常短视的行为,终会落得“伤人伤己”的结局。“6块糖466元”事件不仅“刺伤”了消费者,还损害了商家自身的口碑,甚至殃及景区以及地方形象,整体负面影响不是金钱所能衡量的。

此事发生后,这家糖果店过往的“黑历史”也被扒了出来。在大众点评网等平台上,吐槽涉事糖果店“坑人”的声音不在少数。去年4月,就有媒体以“牛轧糖切下必须买?为这事顾客和店员吵起来了”为题,对涉事这家糖果店欺客宰客的套路进行了曝光,当时警方介入后,双方达成了和解。对比一年内被曝光的这两次事件,店家的操作如出一辙。

现实中,类似“价格刺客”现象并非个案。最近,中消协联合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共同梳理发布了“2022年十大消费维权【进入黑猫投诉】舆情热点”,其中“价格刺客”现象位居此次舆情热点榜首,而“计量单位不统一”则是“价格刺客”的主要套路之一。舆论认为,“价格刺客”实质上是一种变相价格欺诈行为,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。

此次“糖果刺客”事件不只是变相价格欺诈,还涉嫌变相强买强卖,其性质和影响无疑更恶劣。对这种“害群之马”,市场监管部门不能纵容,只有依法依规严肃查处,才能更好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,营造“良币驱逐劣币”的市场环境。

责任编辑:姜晓会

    ——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糖果网证实,仅供您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