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生产厂家你们出来,
做摔炮就做摔炮,
你别搞得跟糖一样,
搞得小孩子拿嘴咬,砰的一下。”
视频中有人在控诉,
还伴有小孩子哭泣的声音。
1月5日,这段标注发生在湖南益阳的视频
在网络上引发热议。
▲2019年2月14日,山西运城北站,安检队员在严格对春运返程旅客进行安检。图为执勤民警对查获的摔炮视频拍摄,固定证据。图/IC photo
近日
国内多地出现小孩误咬摔炮被炸的意外事件。
有家长质疑厂家,
为何摔炮的颜色和形状做得特别像糖果?
有厂家表示,
“30年都是这个样”,
摔炮若要改外观形态,
得由上游的模具制造厂重新研发包装设备。
所谓摔炮,即不需点燃、随地一摔即可发出清脆“噼啪”声的鞭炮。而玩摔炮的多是孩子,如今春节临近,许多平台上都有摔炮批发,有的甚至作为玩具出售。可以想见,由摔炮引发的安全风险也随之升高。
要知道,擦炮、摔炮、儿童玩具喷花等不同于一般玩具,本质上它们都有一个非常刺眼的门类——高危险性烟花爆竹产品,遇撞击或挤压极易爆炸,使用不当同样容易引发安全事故。加之,儿童尤其是处于口欲期的低龄幼儿,看到外包装酷似糖果的摔炮,误将其放进嘴里,就会出现新闻中的一幕。
或许是为了吸引儿童注意力和增加娱乐性
摔炮做成糖果包装,
但这其中误导儿童的安全风险
不容忽视
此外,近年来
新型毒品的花样也越来越多
伪装成各种常见食品更是屡见不鲜
我们一定要擦亮双眼,
避免落入毒贩的陷阱!
慧眼识毒别上当
“糖片”
伪装成“糖片”的新型毒品有着色彩鲜艳、包装花哨的外表,但其真实身份却是摇头丸。
“摇头丸”对人体脑细胞有很大的伤害,长期滥用会造成记忆下降和行为改变,而且会损伤吸食者的视、听觉能力,出现混乱、抑郁、睡眠障碍、持续上升的焦虑、易激惹和冲动行为。
长期使用“摇头丸”导致的精神障碍包括:精神分裂、自杀倾向、自我感消失和环境失真感、幻觉、惊恐发作、认知障碍(如记忆缺失)和回闪现象等。如过量服用会导致死亡。
“巧克力”
伪装成“巧克力”的新型毒品可不是普通的巧克力,而是犯罪分子用大麻熬成的油掺制成的巧克力。其包装粗糙简陋,而且没有标明任何品牌。
这种新型毒品含有四氢大麻酚成分,吸食大麻过量会损伤身体,引起手脚颤抖、心跳加快、头脑昏沉、反应迟钝、短期失忆等不良反应。如果长期吸食,后果更加严重!
“奶茶”
毒品“奶茶”的外形与真正的奶茶极度相似,遇水即溶,与各种饮品混合后,口味都不会发生改变,甚至香味都十分相似。
此类新型毒品迷惑性很强,毒品效果持续时间较长,主要成分是氯胺酮等,作用与K粉、冰毒相似,服用后极度亢奋,容易上瘾。
“可乐”
伪装成“可乐”的新型毒品是一种由冰毒、摇头丸、氯胺酮等毒品混合而成的新型毒品。其外包装跟普通可乐很像,喝完会产生幻觉,全身高热发狂。它比冰毒的危害更大,而且因吸食方法不同,对人体危害也更大。
“饼干”
一些犯罪分子将毒品混在烘焙原料中,制成了可爱的曲奇饼干模样,以躲避公安机关的盘查,方便运输、售卖,让人防不胜防。
“果冻”
毒品“果冻”,形态与正常的果冻类似,外包装简陋,没有注明成分、制造商等信息。制作过程中掺入卡西酮类及苯丙胺类新精神活性物质。
直接食用或混入酒水饮料中食用,与吸食冰毒及卡西酮类物质效果类似,产生兴奋和致幻效果,并导致狂躁、偏执及被害妄想,诱发各种暴力行为。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精神障碍,大量使用可诱发心力衰竭和肝肾衰竭甚至死亡
最后小编提醒
新型毒品伪装性、迷惑性强
千万千万千万不要放松警惕!
入口的食物更要谨慎
擦亮双眼!谨防毒害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