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糖果网 - 糖果行业门户网站 !

商业资讯: 国内新闻 | 国外新闻 | 质量信息 | 会展信息 | 培训信息 | 企业动态 | 交易行情 | 产业政策 | 国内有关标准 | 国外有关标准

你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商业资讯 > 国外新闻 > 这种糖果有一段“委屈黑锅史”:谣言:吃了会胃袋会爆炸
Z.biz | 商业搜索

这种糖果有一段“委屈黑锅史”:谣言:吃了会胃袋会爆炸

信息来源:tangguo.biz   时间: 2024-01-10  浏览次数:55

  跳跳糖是一种很奇妙的糖果,嘴巴合上的那一刻,脑袋在下雨!

  有人说,吃跳跳糖的时候,是沉浸在一个人的世界里的时候。这一刻你不会开口与人交谈,周围的声音也被噼咧啪啦的“小炮仗”声淹没,只想专心享受它在口腔里的奔腾跳跃……

  

  跳跳糖留下的记忆你还清晰吗?这是我最舍不得与同学分享的零食,但是也是当年家长最反对吃的零食,他们总是吓唬说,这种东西吃了胃会爆炸的哈~

  

  不过,原来家长们这种“担心”也是有原因的……

  跳跳糖,这种奇妙的糖果是由美国通用食品公司(General Foods)的两位食品化学家发明的。并于1961年12月12日成功获得美国专利。但是直到1975年才真正推出市面。

  但因为加工技术的限制,当年的跳跳糖保持期限非常短。加上当时流传着[食用跳跳糖,它会在胃里爆炸]的传言。导致民众甚至都不敢买来吃。

  

  在跳跳糖推出市面不久,美国国内就开始流传说,“如果在吃跳跳糖的同时又喝可乐的话,胃袋就会因为剧烈酸咸中和而爆炸!”

  在“流言蜚语”的压力之下,跳跳糖上市初期销售量其实并不理想,以致美国通用食品公司在1983年下架了跳跳糖。

  

  但是在两年之后,就是1985年,跳跳糖被美国卡夫食品公司(现今的卡夫享氏食品公司The Kraft Heinz Company)收购跳跳糖,并开始在报章杂志上大力宣传,给民众科普“吃跳跳糖并不会导致胃爆炸,也不会导致小孩窒息。”还通过寄信给各中国小校长,提出公开声明。总之,为了消弭“误会”,花了很大的功夫。

  

  甚至,连美国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(U·S·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on"FDA)也成立了专线,以解答民众对食用跳跳糖的疑虑。

  

  民众在了解其“跳跃”原理之后,也逐渐接受这种糖果。其实,跳跳糖奇妙的口感早已深受人们的欢迎。在消除民众疑虑之后,卡夫食品公司还相继推出水蜜桃、草莓等新口味。

  

  

到底跳跳糖在口中“跳舞”的原理是什么?

  其实是因为一种重要的“化学物X”——二氧化碳。

  没错,就是二氧化碳。让咱们从头说起吧……

  

  首先,把糖、香料等各种原料搅拌后,再将气体的二氧化碳包裹在固体糖果里,成为含有二氧化碳的糖果。

  当糖果接触到唾液,渐渐溶化,里面的二氧化碳气就被瞬间释出,其产出的二氧化碳气泡在嘴巴里“爆开”。在口中的感觉就像一群小东西在舌头上跳来跳去,又好似许多小炮仗在口中爆炸!

  

  

(说到这里,是不是觉得跟汽水的制作过程颇为相似?我猜你已想起另一种童年糖果,汽水糖!)

  

  不知道你有没有觉得,太大颗粒的跳跳糖或太小颗粒的跳跳糖,口感差别还是蛮大的。太大感觉“爆炸感”不够密集,太小又感觉“爆炸感”太弱。

  其实原因在于这些二氧化碳气泡的大小问题。根据美国专利指出,粒径在225-350μm之间的二氧化碳气泡,产生的气爆效果最好。

  

  题外话:跳跳糖的品管项目,其中有一项是感官品评。经过专业训练的品评员,会把食用跳跳糖时的感官体验做成数字量表。例如,跳跳糖在口中“弹跳”程度量评,数值定为0-14。0表示没有“弹跳”感;7-9表示此批产品可接受;10-12定为优秀产品。

  品评员可不是一般的试吃员,是要经过长久的训练,换句话说,就是很专业的。(虽然但是,这真是个快乐的工作呀~)

  

  每次在超市经过糖果货架的时候,我总是会望一眼跳跳糖,看看现在有什么新奇的口味。回顾第一次与跳跳糖的相遇,小颗粒的糖碎糖粉在口中肆意跳动的感觉,让人在酸味中体会了青春时,又在甜味中怀念童年。

  

  今天分享的“这种糖果有一段“委屈黑锅史”:谣言:吃了会胃袋会爆炸”到这里。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,谢谢。

    ——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糖果网证实,仅供您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