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近期的电商平台上,不少商家宣称“蜡瓶糖只要不咽,吃多少都没问题。”“全是手工自制的,小孩也可以吃。”在购物平台网站上,也同样可以发现“可食用、儿童、安全”等标签的蜡瓶糖,售价非常低,10元不到就能买到好几个。但不少个人作坊售卖的手工蜡瓶糖包装上缺少生产厂商、执行标准、配料表等信息,是缺少食品安全保障的“三无产品”。有律师分析认为,这不仅违反《食品安全法》的规定,还可能构成对消费者知情权的侵犯。 封面新闻记者 王清
在近期的电商平台上,不少商家宣称“蜡瓶糖只要不咽,吃多少都没问题。”“全是手工自制的,小孩也可以吃。”在购物平台网站上,也同样可以发现“可食用、儿童、安全”等标签的蜡瓶糖,售价非常低,10元不到就能买到好几个。但不少个人作坊售卖的手工蜡瓶糖包装上缺少生产厂商、执行标准、配料表等信息,是缺少食品安全保障的“三无产品”。有律师分析认为,这不仅违反《食品安全法》的规定,还可能构成对消费者知情权的侵犯。 封面新闻记者 王清